
短信营销公司为什么能够抵御垃圾信息劫持? ,短信营销公司为什么能够抵御垃圾信息劫持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短信营销公司为什么能够抵御垃圾信息劫持? 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短信营销公司为什么能够抵御垃圾信息劫持? 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劫持短信验证码本人手机还能收到验证码吗?
通常情况下,即使在手机被劫持的情况下,本人手机仍然可以收到短信验证码。因为短信验证码是由服务器发送给注册手机的,而不是由手机发送给服务器的。即便是在其他设备上登录账号并请求发送短信验证码,仍然会发送到注册手机上。但是,如果你怀疑手机被劫持并接收到了异常的验证短信,应立即联系相关服务商并加强账户安全措施。
关于“GSM劫持+短信嗅探”最新骗术,麒麟芯片级别识别伪基站,是否能挡住?如何客观分析?
2、G***模式加密强度太低容易被窃听。
3、可以刻意干扰手机信号以切换成G***。。。
4、这个过程其实和伪基站没什么鸟关系,旁路窃听而已,和是否能防伪基站扯不着边,也就无所谓对错了。
G***模式的加密强度很低(A51算法),用8TB容量SSD组成彩虹表,国内最专业的设备0.4秒以内可破获A51通讯密码,然后就可以在你的手机附近旁听手机和基站之间的通讯,短信通话一目了然。
当然那么牛逼的设备是限售的,公安、纪检、情报部门才允许授权购买。但是自己造也不难啊,无非变1秒钟破译[捂脸]
当初CDMA宣传自己保密性好,是实情。目前所有的基站和手机几乎都支持G***制式,一旦信号差或受到强干扰,手机是会自动切换成G***模式通讯的,然后,你的验证码就可以被窃听。
本行业问题,我来回答。
其实这个"G***劫持+短信嗅探"的最新骗术,说穿了就是一个个人隐私泄露以及短信验证码明文发送以及伪基站这三者结合起来的一种骗术。华为的防伪基站功能可以避免这种骗术的发生。
具体怎么泄露的就不好说了,但是这些东西要是没有被泄露的话,这个骗术基本是无法实现的,完全撞库的难度和时间需要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任何电脑可以实现这个过程,尤其是还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
手机的芯片只要支持G***,核心网支持C***B,就会有这种下切进行,这个技术上很难避免,除非关闭C***B功能,这样一来,在没有4G信号的区域,手机也就无法使用了。
这里本人更倾向这个截获过程是在手机上传短信记录这里被截获的,因为截获基站空口的信令的难度要比使用伪基站后手机直接向伪基站发送短信同步被截获的难度要大很多。
这种骗术的出现也给中国保护个人隐私问题重重的敲了个警钟,中国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已经迫切的需要法律层面以及执行层面的解决了,电信类诈骗已经给中国人民带来太多的损失了。
其实想要通过芯片来解决协议问题是不太可能的,这是能预防手机接入伪基站,不过不能杜绝,加上短信嗅探并不用手机接入伪基站工作,所以这种方式是能减少手机接入伪基站的机会,但是不能根治。
接下来主要讲一下短信嗅探原理:
就是所谓的G***监听。首先,监听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监听者必须和你在同一个基站底下,二是监听者已经破译了G***网络传输的密码。
O***ocomBB全称Open source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band,是G***协议栈的开源实现。这解释起来挺绕,简单说就是O***ocomBB开源项目已完成对G***通信网络的破解。程序员可以利用O***ocomBB开源项目的成果,实现对2G手机的非接触式监听。黑客将Motorola C123/C121等早已被市场淘汰的老旧手机成为监听手机基站信号的秘密武器,黑客拿到用以监听的老旧手机,首先会重写固件进行技术改造。其原理就好象人们拿收音机听广播,现在这部被改造的MOTO古董手机就成了捕捉空气中G***信号的“收音机”。
将这些改造过的旧手机通过音频数据线连接到电脑,再使用网络嗅探软件,将监听装置收听到的2G手机数据成功捕获。深入分析即可解析出手机短信、彩信、音频信号(通话)、以及手机上网的数据包(继续解码可以得到上网数据)。
这里其实就可以看出来了,监听和伪基站最主要的区别是监听需要和被害人处于同一基站下,而伪基站是“第三者插足”,将正常连接基站的手机接入到伪基站,从而发送一些垃圾短信。所以芯片只能防伪基站,并不能防监听。
此外“G***劫持+短信嗅探”还要知道用户的身份证号码;[_a***_]宝、微信等一众金融类app的支付密码;最后可能还需要经过活脸认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短信营销公司为什么能够抵御垃圾信息劫持? 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短信营销公司为什么能够抵御垃圾信息劫持? 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bwnw.com/post/42567.html